• <big id="ah6yf"></big>

   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
    NEXT
    PREV
    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 > 疾病專區 > 躁狂癥
      躁狂癥(Mania)在中國精神疾病分類與診斷標準-第三版(CCMD-3)中,作為心境(情感)障礙(Mood disorders)中的一獨立單元,與雙相障礙并列。以情感高漲或易激惹為主要臨床相,伴隨精力旺盛、言語增多、活動增多,嚴重時伴有幻覺、妄想、緊張癥狀等精神病性癥狀。躁狂發作時間需持續一周以上,一般呈發作性病程,每次發作后進入精神狀態正常的間歇緩解期,大多數病人有反復發作傾向。

      情感高漲或易激惹是躁狂狀態特征性表現,伴隨思維奔逸、意志行為增強。表現為協調性精神運動性興奮,即情緒、內心體驗、意志行為之間協調一致,并與周圍環境相協調。嚴重時可表現出不協調癥狀,言語凌亂、行為紊亂,幻覺、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。

       
      臨床表現
    基本癥狀
      異乎尋常的心情高興,輕松愉快,無憂無慮,笑容滿面,興高采烈,沒有難事(情感高漲),有人表現為一點小事或稍不隨意就大發脾氣(易激惹),在嚴重的易激惹情況下可能出現沖動行為。
    認知障礙
      躁狂狀態時,患者自我感覺良好,通常對自己病情沒有認識能力,即對自身疾病無自知力。
    思維障礙
      思維聯想加快,言語增多,一句接一句,出口成章,滔滔不絕,內容豐富,詼諧幽默(思維奔逸),患者自身感到腦子變得非常靈敏、聰明、反應迅速。自我感覺良好,夸大自己的能力、財力、地位,認為自己有本事,可以做大事、掙大錢(夸大妄想)。
    意志行為障礙
      患者活動多,好交往,好管閑事,要干大事,要做許多事,不停忙綠(意志行為增強)。精力旺盛,睡眠需要減少,不知疲倦。做事有頭無尾,易被周圍發生的事吸引而轉移注意力(隨境轉移),對結局過于樂觀、行為草率、不顧后果。好花錢,追求享樂,隨意揮霍。易與周圍發生沖突,產生沖動行為。性欲增強、性行為輕率。
       
      病程特點
      發病年齡早,多在45歲以前發病,首次躁狂發作多發生青年期,起病較急,可在數日內發展到疾病狀態。成人發病者需仔細詢問既往是否有不典型的、輕度而短暫的抑郁,如果有,應診斷為雙相障礙。典型發作表現:為發作性病程,間歇期正常,易反復發作。躁狂發作時,情感高漲,言語增多,活動增多,即協調性精神運動性興奮。
       
      疾病危害
      躁狂障礙如不治療,易反復發作,長期的反復發作,導致患者疾病慢性化、人格改變和社會功能受損。由于病前的人格和疾病癥狀的影響,患者酒依賴、物質濫用、藥物依賴發生率高。躁狂狀態時,由于易激惹、沖動控制能力弱,判斷力受損而做出非理智行為,有可能出現行為輕率、不顧后果,隨意揮霍、盲目投資,亂交友、亂性行為,傷人、毀物。因此,一旦確診躁狂狀態積極治療,避免不良的后果發生。
       
      疾病分類
      目前在臨床上常用的精神疾病診斷分類標準:中國精神疾病分類與診斷標準-第三版(CCMD-3),精神疾病的國際分類法系統(ICD-10),美國分類法系統(DSM-Ⅳ)!吨袊裾系K分類與診斷標準》第三版(CCMD-3)中關于躁狂癥分類如下:

      輕性躁狂癥(輕躁狂): 無精神病性癥狀的躁狂癥;有精神病性癥狀的躁狂癥。

      復發性躁狂:復發性躁狂癥,目前為輕躁狂;復發性躁狂癥,目前為無精神病性癥狀的躁狂;復發性躁狂癥,目前為有精神病性癥狀的躁狂。

       
      疾病診斷
      與很多其他科疾病不同,由于躁狂癥目前病因未完全闡明,至今還沒有確切的實驗室檢查或者化驗結果支持臨床進行診斷。一些量表的評估和實驗室檢查,可作為醫生輔助診斷和確定嚴重程度參考,并可作為鑒別診斷的依據,不能作為確切的診斷依據。診斷的確定仍然依據病史、精神癥狀檢查,及結合病程進展的規律綜合考慮。根據中國精神疾病分類與診斷標準-第三版(CCMD-3),關于心境障礙的診斷,臨床診斷主要依據4各方面:癥狀、嚴重程度、病程和排除標準。
    癥狀標準
      躁狂發作以心境高漲為主,與其處境不相稱,可以從高興愉快到欣喜若狂,某些病例僅以易激惹為主。病情輕者社會功能無損害或僅有輕度損害,嚴重者可出現幻覺、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。

      以情緒高漲或易激惹為主,并至少有下列三項(若僅為易激惹,至少需四項):

     、僮⒁饬Σ患谢螂S境轉移;

     、谡Z量增多;

     、鬯季S奔逸(語速增快、言語迫促等)、聯想加快或意念飄忽的體驗;

     、茏晕以u價過高或夸大;

     、菥Τ渑、不感疲乏、活動增多、難以安靜,或不斷改變計劃和活動;

     、摁斆袨椋ㄈ鐡]霍、不負責任、或不計后果的行為等);

     、咚咝枰獪p少;

     、嘈杂哼M。

    嚴重程度標準
      嚴重損害社會功能,或給別人造成危險或不良后果。

      病程標準

     、俜习Y狀標準和嚴重程度標準至少已持續一周;

     、诳纱嬖谀承┓至研园Y狀,但不符合分裂癥的診斷標準。若同時符合分裂癥的癥狀標準,在分裂癥狀緩解后,滿足躁狂發作標準至少一周。

    排除標準
      排除器質性精神障礙,或精神活性物質和非成癮物質所致躁狂。
       
      發病病因和發病機制
    (1)生物學因素
     、偕窠浬,精神藥理學研究和神經遞質代謝研究證實,患者存在中樞神經遞質代謝異常和相應受體功能改變。5-羥色胺(5-HT)功能活動缺乏可能是雙相障礙的基礎,是易患雙相障礙的素質標志;去甲腎上腺素(NE)功能活動降低可能與抑郁發作有關,去甲腎上腺素功能活動增強可能與躁狂發作有關;多巴胺(DA) 功能活動異常;γ-氨基丁酸(GABA)是中樞神經系統抑制性神經遞質,可能存在功能活動異常,因作用于此神經遞質的抗癲癇藥可以作為心境穩定劑,有效治療躁狂癥和雙相障礙。
     、诘诙攀蛊胶馐д{,第二信使是細胞外信息與細胞內效應之間不可缺少的中介物;

     、凵窠泝确置诠δ苁д{,主要是下丘腦―垂體-腎上腺皮質軸和下丘腦―垂體―甲狀腺軸的功能失調。

    (2)遺傳學因素
      家系調查發現,雙相I型障礙先證者的一級親屬中雙相障礙的發病率,較正常人的一級親屬中發病率高數倍,血緣關系越近,患病率越高。分子遺傳學方面,不少學者探討了與雙相障礙可能有關的標記基因,但尚無確切可重復驗證的結果,雙相障礙的易感基因尚需進一步研究。目前,有關雙相障礙遺傳方式傾向為多基因遺傳。
    (3)心理社會因素
      不良的生活事件和環境應激事件可以誘發情感障礙的發作,如失業、失戀、家庭關系不好、長時期高度緊張的生活狀態等。遺傳因素在情感障礙發病中可能導致一種易感素質,而具有這種易感素質的人在一定的環境因素促發下發病。
       
      疾病鑒別
    1.與精神分裂癥鑒別
     、倬穹至寻Y青春型發作與躁狂發作相鑒別,前者也在青年期起病,表現興奮、話多、活動多。但主要特征是言語凌亂,行為怪異、雜亂、愚蠢、幼稚等怪異表現,思維、情感和行為不協調,為不協調的精神運動性興奮。躁狂發作是在情感高漲基礎上出現的協調性精神運動性興奮,情緒愉快、高漲,有感染力。
     、谠昕癜l作時可伴隨精神病性癥狀,應注意鑒別。躁狂發作是以情感障礙表現為主導癥狀并貫穿于整個病程,情感高漲伴隨思維和行為改變,發作間歇期正常。而精神分裂癥表現是以幻覺、妄想、思維邏輯障礙等怪異為主要表現,與內心體驗和周圍環境不協調,發作間歇期多殘留不同程度社會功能缺損。
    2.與繼發性躁狂發作鑒別
      躁狂發作可由腦器質性疾病、軀體疾病、某些藥物和精神活性物質(如酒精、冰毒等)引起,二者鑒別點如下:繼發性躁狂發作應有明確的腦器質性疾病史、軀體疾病史,有藥物和精神活性物質使用史;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有相應的改變,可出現意識、記憶、智能問題;情感癥狀隨原發疾病病情好轉而好轉,隨原發疾病病情的加重而加重。
    3.躁狂癥和與雙相躁狂發作鑒別
      需仔細詢問既往是否有不典型的、輕度而短暫的抑郁,如果有,應診斷為雙相障礙。雙相Ⅰ型:躁狂發作明顯且嚴重,又有重性抑郁發作;雙相Ⅱ型:躁狂發作一般較輕,其抑郁發作明顯而嚴重;雙相其它型:躁狂或抑郁發作均不嚴重。
    4.與人格障礙鑒別
      情緒變化是人格問題還是疾病,注意人格是一個人一貫的情緒和行為模式,而躁狂發作有明顯的起病時間,病理性情緒需持續一定的時間。

    醫院地址:哈爾濱市香坊區橫道街153號 咨詢熱線:0451-55635231、55635676
    版權所有:黑龍江神志醫院    黑ICP備13001461號
    網站信息僅供參考,不能作為診療及醫療依據,本網站圖片及商標、學術特色權屬醫院所有,未經授權請勿復制及轉載類似字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