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big id="ah6yf"></big>

   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
    NEXT
    PREV
    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 > 疾病專區 > 神經衰弱
      神經衰弱是指一種以腦和軀體功能衰弱為主的神經癥,指大腦由于長期的情緒緊張和精神壓力,產生精神活動能力的減弱,其主要特征是精神易興奮和腦力易疲勞,睡眠障礙,記憶力減退,頭痛等,表現為緊張、煩惱、易激惹等情感癥狀,及肌肉緊張性疼痛和睡眠障礙等生理功能紊亂癥狀,常伴有各種軀體不適等癥狀。這些癥狀不是繼發于軀體或腦的疾病,也不是其他任何精神障礙的一部分/多緩慢起病,就診時往往已有數月的病程,并可追溯導致長期精神緊張、疲勞的應激因素。偶有突然失眠或頭痛起病,卻無明顯原因者。病程遷延,癥狀時輕時重,病情波動常與社會、心理因素有關。

      大多數病例發病于16-40歲之間,兩性發病數無明顯差異。從事腦力勞動者占多數。本病如處理不當可遷延達數年甚或數十年。如遇新的精神因素或休息不足,癥狀可重現或加劇。但經精神科或心理科醫生積極、及時治療,指導病人消除病因,正確對待疾病,本病可達緩解或治愈,預后一般良好。

       
      臨床表現
      1.易興奮、易激惹。

      2.腦力易疲乏,如看書學習稍久,則感頭脹、頭昏;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。

      3.頭痛、部位不固定。

      4.睡眠障礙,多為入睡困難,早醒,或醒后不易再入睡,多惡夢。

      5.植物神經功能紊亂,可心動過速、出汗、厭食、便秘、腹瀉、月經失調、早泄。

      6.繼發性疑病觀。

       
      疾病危害
      1.思維消極:抑郁心境可導致思維消極、悲觀和自責、自卑,猶如帶著有色眼睛看世界,感到任何事情都困難重重,對前途悲觀絕望。神經衰弱患者把自己看得一無是處、對微不足道得過失和缺點無限夸大,感到自己對不起他人、家屬和社會,認為自己罪惡深重,是一個“十惡不赦”的壞蛋。有的病人還感到活著毫無意義,生活在人世間徒然受苦,只有一死才能逃出苦海得以解脫。這種自殺觀念強烈者如果得不到及時醫治或監護,自殺成功率相當高。

      2.誘發并發癥:病人往往會出現肌肉緊張性疼痛,植物神經功能紊亂,比如稍一緊張就頭痛或說不清的肌肉疼痛,且伴有心慌、出汗、食欲不佳、消化不良、腹瀉或便秘;女病人還可以出現月經不調,男病人則出現陽痿、遺精、早泄等。在睡眠方面,出現各種睡眠障礙也是非常普遍的。軀體癥狀:主要有食欲減退、體重下降、性欲減退、便秘、陽痿、閉經、乏力等。軀體不適感可涉及各臟器,自主神經功能失調的癥狀較常見。神經衰弱的軀體癥狀往往查無實據,且多為非特異性的,難以定位,但一定要排除軀體疾病。

      3.精神運動性阻滯:典型表現是行動遲緩,精力減退,缺乏興趣和活力總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,家務和日;顒佣紤械萌プ,整天無精打采、身心疲憊,嚴重者呆若木雞或呈抑郁性木僵狀態。病人對周圍一切事物都不感興趣,對工作沒有一點兒熱情,平素衣著整潔的人也變的不修邊幅。

       
      診斷依據
      1.存在導致腦功能活動過度緊張的社會心理因素。

      2.具有易感素質或性格特點。

      3.臨床癥狀以易興奮,腦力易疲乏,頭痛,睡眠障礙,繼發焦慮等。

      4.病程至少3個月,具有反復波動或遷延的特點,病情每次波動多與精神因素有關。

      5.全面體格檢查,包括神經精神檢查或其他必要的各項檢查,確能排除其他軀體疾病或早期精神病者。

       
      診斷標準
      1、符合神經癥的診斷標準;

      2、以腦和軀體功能衰弱癥狀為主,特征是持續和令人苦惱的腦力易疲勞(如感到沒有精神,自感腦子遲鈍,注意不集中或不持久,記憶差,思考效率下降)和體力易疲勞,經過休息或娛樂不能恢復,并至少有下列2項:

     、 情感癥狀,如煩惱、心情緊張、易激惹,等常與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矛盾有關,感到困難重重,難以應付?捎薪箲]或抑郁,但不占主導地位;

     、 興奮癥狀,如感到精神易興奮(如回憶和聯想增多,主要是對指向性思維感費力,而非指向性思維卻很活躍,因難以控制而感到痛苦和不快),但無言語運動增多。有時對聲光很敏感;

     、 肌肉緊張性疼痛(如緊張性頭痛、肢體肌肉酸痛)或頭暈;

     、 睡眠障礙,如入睡困難、多夢、醒后感到不解乏,睡眠感喪失,睡眠覺醒節律紊亂;

     、 其他心理生理障礙。如頭暈眼花、耳鳴、心慌、胸悶、腹脹、消化不良、尿頻、多汗、陽痿、早泄,或月經紊亂等。

    醫院地址:哈爾濱市香坊區橫道街153號 咨詢熱線:0451-55635231、55635676
    版權所有:黑龍江神志醫院    黑ICP備13001461號
    網站信息僅供參考,不能作為診療及醫療依據,本網站圖片及商標、學術特色權屬醫院所有,未經授權請勿復制及轉載類似字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