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big id="ah6yf"></big>

   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
    NEXT
    PREV
    疾病專區
    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 > 疾病專區
    1、精神分裂癥 詳細介紹

      精神分裂癥(schizophrenia)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病,精神分裂癥病因復雜,尚末完全闡明。多起病于青壯年,表現為感知、思維、情感、意志行為等多方面障礙,精神活動與周圍環境和內心體驗不協調,脫離現實。一般無意識障礙和明顯的智能障礙,可有注意、工作記憶、抽象思維和信息整合等方面認知功能損害。病程多遷延,反復發作,部分患者發生精神活動衰退和不同程度社會功能缺損。

     

    2、抑郁癥 詳細介紹

      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心境障礙,可由各種原因引起,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征,且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,嚴重者可出現自殺念頭和行為。多數病例有反復發作的傾向,每次發作大多數可以緩解,部分可有殘留癥狀或轉為慢性。

     

    3、失眠癥 詳細介紹

      失眠是指無法入睡或無法保持睡眠狀態,導致睡眠不足,又稱入睡和維持睡眠障礙(DlMS),為各種原因引起入睡困難、睡眠深度或頻度過短、早醒及睡眠時間不足或質量差等,是一種常見的神志疾病。

     

    4、癲癇病 詳細介紹

      癲癇(epilepsy)即俗稱的“羊角風”或“羊癲風”,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,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。據中國最新流行病學資料顯示,國內癲癇的總體患病率為7.0‰,年發病率為28.8/ 10 萬,1年內有發作的活動性癲癇患病率為4.6‰。據此估計中國約有900萬左右的癲癇患者,其中500~600萬是活動性癲癇患者,同時每年新增加癲癇患者約40萬,在中國癲癇已經成為神經科僅次于頭痛的第二大常見病。

     

    5、躁狂癥 詳細介紹

      躁狂癥(Mania)在中國精神疾病分類與診斷標準-第三版(CCMD-3)中,作為心境(情感)障礙(Mood disorders)中的一獨立單元,與雙相障礙并列。以情感高漲或易激惹為主要臨床相,伴隨精力旺盛、言語增多、活動增多,嚴重時伴有幻覺、妄想、緊張癥狀等精神病性癥狀。躁狂發作時間需持續一周以上,一般呈發作性病程,每次發作后進入精神狀態正常的間歇緩解期,大多數病人有反復發作傾向。

     

    6、神經癥 詳細介紹

      神經癥又稱神經官能癥,是一組非精神病性功能性障礙。屬心因性精神障礙,人格因素、心理社會因素是致病主要因素,但非應激障礙,是一組機能障礙,障礙性質屬功能性非器質性;具有精神和軀體兩方面癥狀;具有一定的人格特質基礎但非人格障礙;各亞型有其特征性的臨床相;神經癥是可逆的,外因壓力大時加重,反之癥狀減輕或消失;社會功能相對良好,自知力充分;颊呱罡型纯嗲曳恋K心理功能或社會功能,但沒有任何可證實的器質性病變基礎。病程大多持續遷延或呈發作性。病程不足3個月或僅有一次短暫發作者稱為神經癥性反應(neurotic reaction)。

     

    7、強迫癥 詳細介紹

      強迫癥是以強迫觀念和強迫動作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神經癥。強迫癥在臨床上并不少見,美國的一項調查顯示強迫癥患病率大約為1%,1982年我國曾經做過一次12個地區的調查,結果顯示強迫癥的患病率為0.3‰。實際上,這個數字遠遠低于實際的患病率。結合臨床實踐,估計國內的強迫癥大約有500-1000萬,患病率約為5‰~10‰。80%的強迫癥在25歲以前發病,男性比女性多。

     

    8、疑病癥 詳細介紹

      疑病癥是指過分的關注自身健康,懷疑身體某部或某一類器官異常,或盡管臨床檢查無客觀證據,但認為患了某種疾病,同時伴有焦慮不安。其共同特點如下:(1)患者有疑病,伴有軀體癥狀,經解釋不足以消除患者固有的懷疑。(2)四處主動求治,反復檢查。(3)對于日常工作、學習和生活無明顯影響。本病較為少見,發病年齡男性多為40歲,女性多為50歲左右。此類病人人格特征為敏感,多疑,主觀,固執,對自體過分關注,要求十全十美,心理社會因素常為本病誘因。急性起病者預后好,若病程在2年以上者,多演化為慢性遷延,預后差。此病以心理治療為主,藥物治療為輔

     

    9、焦慮癥 詳細介紹

      焦慮是最常見的一種情緒狀態,比如快考試了,如果你覺得自己沒復習好,就會緊張擔心,這就是焦慮。這時,通常會抓緊時間復習應考,積極去做能減輕焦慮的事情。這種焦慮是一種保護性反應,也稱為生理性焦慮。當焦慮的嚴重程度和客觀事件或處境明顯不符,或者持續時間過長時,就變成了病理性焦慮,稱為焦慮癥狀,符合相關診斷標準的話,就會診斷為焦慮癥,也稱為焦慮障礙。

     

    10、更年期綜合癥 詳細介紹

      更年期是指婦女從生育期向老年期過渡的一段時期,是卵巢功能逐漸衰退的時期。始于40歲,歷時10-20年,絕經是重要標志。在此期間,因性激素分泌量減少,出現以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為主的癥候群,稱更年期綜合征。本病在營養不良、精神情緒不穩定及手術、放射治療使卵巢功能喪失雌激素水平下降迅速者發病率高,且癥狀亦較嚴重。

     

    11、神經衰弱 詳細介紹

      神經衰弱是指一種以腦和軀體功能衰弱為主的神經癥,指大腦由于長期的情緒緊張和精神壓力,產生精神活動能力的減弱,其主要特征是精神易興奮和腦力易疲勞,睡眠障礙,記憶力減退,頭痛等,表現為緊張、煩惱、易激惹等情感癥狀,及肌肉緊張性疼痛和睡眠障礙等生理功能紊亂癥狀,常伴有各種軀體不適等癥狀。這些癥狀不是繼發于軀體或腦的疾病,也不是其他任何精神障礙的一部分/多緩慢起病,就診時往往已有數月的病程,并可追溯導致長期精神緊張、疲勞的應激因素。偶有突然失眠或頭痛起病,卻無明顯原因者。病程遷延,癥狀時輕時重,病情波動常與社會、心理因素有關。

     

    12、癔癥 詳細介紹

      癔癥一詞的原有注釋為“心意病也”,也稱為歇斯底里,是一種較常見的神經癥。目前認為癔癥患者多具有易受暗示性,喜夸張,感情用事和高度自我中心等性格特點,常由于精神因素或不良暗示引起發病。

     

    13、恐怖癥 詳細介紹

      恐怖癥(phobia,phobic neurosis)也稱“恐懼癥”、“恐懼性神經癥”,是以恐怖癥狀為主要臨床相的一種神經癥;颊邔δ承┨囟ǖ膶ο螽a生強烈和不必要的恐懼,伴有回避行為?謶值膶ο罂赡苁菃我坏幕蚨喾N的,如動物、廣場、閉室、登高或社交活動等。青年期與老年期發病者居多,女性更多見。

     

    14、自閉癥 詳細介紹

      自閉癥又稱孤獨癥(autism)或孤獨性障礙(autistic disorder),是廣泛性發育障礙(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,PDD)的代表性疾病,是指合并有認知功能,語言功能及人際社會溝通等方面之特殊病理,以致罹患者之社會生活適應有顯著困難之廣泛性發展障礙。是現代社會中發病率越來越高、越來越為人所重視的一種由大腦、神經以及基因的病變所引起的綜合癥。癥狀主要表現為社會交往和語言交往障礙,以及興趣和行為的異常。

     

    15、經前期綜合癥 詳細介紹

      育齡婦女在應屆月經前7~14天(即在月經周期的黃體期),反復出現一系列精神、行為及體質等方面的癥狀,月經來潮后癥狀迅即消失。由于本病的精神、情緒障礙更為突出,以往曾命名為“經前緊張癥”、“經前期緊張綜合征”。近年認為本病癥狀波及范圍廣泛,除精神神經癥狀外還涉及幾個互不相聯的器官、系統,包括多種多樣的器質性和功能性癥狀,故總稱為“經前期綜合征(PMS)。

     

    16、植物神經紊亂 詳細介紹

      植物神經脊神經由脊髓發出,主要分布于軀干、四肢,司理運動與感覺。由腦和脊髓發出的內臟神經,主要分布在內臟,控制與調協內臟、血管、腺體等功能。因不受人意志支配,故稱自主神經,也稱植物神經。人體在正常情況下,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經處于相互平衡制約中。在這兩個神經系統中,當一方起正作用時,另一方則起負作用,很好的平衡協調和控制身體的生理活動,這便是植物神經的功能。如果植物神經系統的平衡被打破,那么便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功能障礙。

     

    醫院地址:哈爾濱市香坊區橫道街153號 咨詢熱線:0451-55635231、55635676
    版權所有:黑龍江神志醫院    黑ICP備13001461號
    網站信息僅供參考,不能作為診療及醫療依據,本網站圖片及商標、學術特色權屬醫院所有,未經授權請勿復制及轉載類似字樣。